叛逆孩子学校:初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典型特征。
1.青少年封闭心理。封闭心理是青少年青少年心理的一种普遍性的、日益丰富的、复杂的内心活动并存的表征,它是青少年心理的一种普遍性、特殊性的表征。
2.感情激荡,流露却又内隐。青年时期的生理剧变,必然引起中学生情绪的剧烈波动。这一变幻莫测的情绪有时会表现出内因。
3.早恋。初中生一般还没有成年,我们把中学生这种未成年的恋爱叫做早恋。中等教育时期,尤其是高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而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矛盾之一就是性发育快速成熟和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
叛逆孩子学校总结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
初中生是青少年发展的另一个高峰,到了初中三年级时,基本上达到了最高峰。特别是性发育已接近成熟。这一生理上的巨变,使初中学生在心理整合中出现暂时性的连贯性环节与统一性环节,造成一系列心理问题,如果对自己不好,就会出现一些消极的心理状态,其突出表现就是进入初中之后,许多新问题接踵而至,使得中学生在短期内难以适应,这样又增加了很多麻烦。其特点是:
首先,不知道在公共场合要做什么姿势。外表形象的变化,使初中生产生想要改变自己在他人心中形象的迫切需要,但是怎样改变呢?应该以怎样的姿态出现,才能获得他人的认可与喜欢?…对于很多类似的问题,他们都无法找到满意的答案,于是他们大都片面追求外表上的华贵,从而出现了一大批酷酷的形象。有些染头发,有些戴珠宝,有些甚至公然不穿校服,伪装地展现自己的个性,其实越是这样,就越显示出他们心理上的空虚和恐惧。
其次,和父母之间出现了裂痕。初中学生愈来愈感到父母无法理解他们的思想,并且他们的一些愿望和要求常常受到父母的阻挠和干预,从而导致了他们与父母之间的隔阂。家长该如何争取理解与支持呢?你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如何能够重新回到童年时的那种亲密呢?和父母关系不好,到底是谁的错?…这样的问题也经常困扰初中生。所以他们变得孤单寂寞,外表上更加冷淡忧郁。
再次,不知道怎样才能维持或确定自己在同伴中应有的位置。对于这一问题,通常有两种情况。其中一个例子就是,一些初中生在小学的各个方面都表现出色,一直都是他们同辈中的佼佼者。但是进入初中以后,由于很多原因,在同伴中的地位相对下降,这让他们很难接受,很有希望能够保持自己以前所具有的优势地位。但是这是困难的,还有一个原因,某些初中学生从来没有在同龄人中处于一个更高的位置,但是在那个时候,他们看起来并不十分消极。在进入初中以后,随着自我意识的提高,中学生获取自尊的需求越来越大,希望同伴能够接纳自己,肯定自己,喜欢自己。这样的渴望困扰着那些从没有过以上实际经验、各方面能力稍有欠缺的学生。
心理学把青春期至青少年早期称为“心理断乳期”,意思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个体会从父母的保护和对他们的依恋心理中逐渐成长为独立的社会个体。青少年「断奶」,虽然在主观上有独立的需求与愿望,但在短期内,「断奶」给初中学生带来极大的不安。初中学生的内心矛盾和现实中遇到的挫折比较多,对很多问题还不能靠自己的力量和能力来解决,也不愿意求助于父母或他人,担心有损独立人格。于是,产生了一种孤寂的心态。叛逆孩子学校认为,这个时期的孩子是很危险的,容易被影响而导致误入歧途。
抑郁也是一种常见的初中生心理状态。抑制是当需要、愿望等得不到满足与实现时,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随著年龄的增长,初中生有许多方面的需求,包括生理方面和心理方面。但是,还有很多不能满足的需要,原因很多,有的是因为愿望本身不现实,有的是社会阻力,还有家长的约束。因此初中学生的自尊容易受到打击,而他们又具有争强斗勇的冲动,在这一矛盾状态下,往往处于一种压抑的心态。
诚然,除了以上列举的几种心理状态外,叛逆孩子学校发现初中生也有一些积极的心理状态,但总体上看,处于初中这个年龄段的个体的心理状态,消极因素占了很大比重。所以,特别需要老师、家长以及社会上其他教育力量的悉心指导;尤其需要各种力量给予他们更多的情感关注和关怀。
厌学教育学校: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尖子生”开始厌学了越来越多重点中学、重点高中的“尖子生”开始厌学、抑郁、甚至离家出走,相信有很多父母无法接受这一事实,怎么也想不通,平常这么听话,懂事,这么了解人,非常热爱生活,学习这么好,大家都很认可,很有出息的孩子,突然之间就不愿意上学了。父母怎么能接受呢!
这一现象为何发生?父母对此不以为然。厌学教育学校的李老师在和一些家长沟通这些问题时,很多家长都认为是自己家庭条件太好,对孩子过于放纵,导致孩子太任性;还有些父母认为是青春期在作怪,他们觉得孩子到了青春期以后,逆来顺受,造成了一些任性的行为表现。还有一些父母认为,是学习压力过大,孩子过于要强,加上孩子的抗压能力弱,遇到一点点挫折就逃避的行为表现;一些父母认为是孩子有网瘾,或早恋,因为上网好玩,早恋快乐,因此不愿上学,从而出现厌学;?另一些家长认为,可能是因为孩子和自己沟通不畅,孩子最近在学校里发生了一些事,不愿和父母沟通,自己又无法应付,最后选择的一种逃避行为。
面对厌学情绪爆发的“尖子生”,厌学教育学校建议家长这样处理:
1.父母避免继续在学业上刺激孩子,不给孩子太大的学习压力。不训斥孩子,给孩子多鼓励,可以使家庭关系更加融洽。
2.父母不要把一切希望都放在孩子身上。父母要正视现实,合理调整他们对孩子的期望,这样才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家长要经常帮助他们的孩子作出恰当的评估,不要盲目乐观,也不要低估自己。
3.失去自信是孩子厌学的显著特征,如果父母适当降低对孩子的学习要求,创设情境,使孩子成功,体验成功的喜悦,将逐渐使孩子建立起自信。通过这种方式,孩子具有积极主动的学习动机,增强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矫正厌学情绪。孩子处于青春期,正是青春期的叛逆时期,这种情况也并非罕见。
4.一些学生和同学相处不融洽。假如小孩过于沉默焦虑,在学校没有朋友,或者突然自信低落,那就可能在学校被人欺负。家长需要耐心和孩子交流,能帮助孩子克服孤独感。应该多给孩子创造和他人交流的机会,比如,让孩子帮老师发传单,或全家人去餐厅吃饭时让孩子练习点菜。家长们也应该教孩子结交朋友的技巧,变得更勇敢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