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教育学校浅析青少年早恋的生理心理特征早恋现象的出现,离不开社会、家庭因素,更离不开心理、思想因素。因此,解决学生早恋问题应从心理、思想入手,首先要做好预防和疏导。预防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做好中学生的青春期教育。
从心理方面看,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后,随着性生理的变化,性心理也必然发生复杂的变化。中学阶段正是十三四岁到十七八岁的时候,人生经历了“第二次诞生”,心理接受了第二次“断乳”。中学生的性生理的萌发与逐渐成熟,引起了性心理的变化。对两性关系感到神秘、敏感、奇妙。情绪情感变得热烈而又脆弱,再加上分析判断能力欠缺,自我克制能力不强,因此,有些青少年学生易受社会上某些不良影响的侵袭和不良意识的诱惑。有的学生看了有关异性生理的书刊,由此浮想联翩;有的男生为博得女生好感,热衷于扮演“保护人”角色,显示自己的“英雄气概”;有的女生随着令人羞涩初期的来潮,在经过一段惊喜、害羞、彷徨的心理过程之后,产生了一种朦胧的交友渴望。从这些现象可以看到学生由于进入青春期,不但产生了青春期的新奇感,他们开始注意异性,亲近异性,容易产生爱慕和追求的情感,出现了一系列的思想问题。如果这个时期得不到家长和教师的引导,产生早恋现象就不足为奇。
从生理方面看,青少年早恋的背后隐藏着人类原始的生育本能。当前人类的性成熟和实际可能生育后代之间,出现了时间上的明显差距。表现为性成熟早,生育活动晚。我们必须正视性成熟和性本能冲动在青少年心理和行为上产生影响的事实,清醒地认识早恋的本质。
早恋现象如果不能得到正确引导,会对学生健康成长造成一定的危害。主要表现为:1、分散精力,影响学业;2、感情冲动,种下苦果;3、意志涣散,影响风气。有人做过追踪调查,发现早恋者婚姻的成功率极低,中学时代相互热恋的人,最后能组成家庭的并不多。为这种苦果多于甜果的爱,而耗去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未免太可惜了。
孩子有早恋,大部分家长的做法都是很粗暴,往往适得其反。我该怎么办?建议家长使用以下方法:
1.用心与孩子沟通,把自己当成孩子的朋友,谈谈自己的看法、观点、早恋的危害等。
2.平时要多关心孩子,除了满足生活物质外,还要注意孩子的行为和人际交往,多了解孩子。
3.父母要带头,作风要好,家庭要和睦相处,不要影响孩子,因为有时候,早恋也是因为父母的一些不良影响。
在学校老师和学生的帮助下,我们可以帮助他们正确引导。一切以学习为重点,让他们认识到早恋的错误,在悬崖上勒马,以免越陷越深。
孩子管教学校:发现了孩子早恋,父母应该怎么做?
有人曾说过,早恋是一朵带刺的玫瑰,它的芳香非常吸引我们,但一旦忍不住去摸,就会被无情地刺痛。所以,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处理早恋这一“事件”?正是因为父母知道早恋的危害性,所以才会在平时对异性朋友之间的关系严格管教,一有风吹草动就要查个水落石出。这种做法本来无可厚非,只是不少家长方法欠妥,总把中学生当作小孩子来看待,不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私拆子女的信函,查日记,偷听。早恋,更是一场激烈的搏斗,叫人寒心。
孩子管教学校发现部分家长对待孩子早恋问题切忌态度粗暴,方法简单,这样做只会适得其反,让孩子变得早恋。对此,家长应鼓励孩子与异性正常交往,学会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早恋。孩子的早恋多数是模糊、单纯的爱。她们对男女之间的爱慕似懂非懂,不知道该怎么爱,只感到与对方在一起很愉快,对方有魅力,缺乏成人来谈恋爱时对对方家庭、经济等诸多方面的深刻思考。
一般说来,女孩子的早恋主要有以下几种:
1.变得特别爱打扮,注意修饰自己,经常在镜子前左顾右盼。
2.课堂表现突然下降,注意力不集中。
3.活泼好动的孩子突然变得沉默不语,不愿意与父母多说话。
4.在家坐不住,常常找借口外出,瞒着父母去公园、大厅等,有时还撒谎。
5.放学回家喜欢独自一人躲在房间里,或待在一旁,常常心事重重,心神不定。
6.有时激动,有时忧郁,有时烦躁不安,做事缺乏耐心。
了解早恋表现后,在对待青少年“早恋”问题上,父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反省自己的教育方法:
第一,父母改变对早恋有害的固有观念。西方人只有爱情,没有早恋的概念。我也遇到过不少有早恋倾向或在高中谈恋爱但成绩不错的孩子,两个人相互鼓励,共同进步,后来都进了很好的大学。父母要懂得,交到男女朋友,是孩子性心理发展的正常体现。十来岁的孩子如果从没有与异性交往过,即使是在父母的精心照料下也没有喜欢过异性,那就很有可能影响到他成年后的正常恋爱关系。孩子管教学校认为早期恋爱的危险不在于交到异性朋友,而是交到坏朋友。小孩如果交到一个学习良好、乐观向上、心理健康的孩子,两个人可以相互克制、相互提醒、相互鼓励,早恋对学习没有消极影响,有时甚至是正面的促进。但是,如果孩子交到了社会的朋友或朋友,那么,学习就会被淘汰。因此,在早恋中交到什么样的朋友比早恋本身更值得父母关注。家长应通过班主任了解孩子交往的对象。父母只能用这种不偏执、一分为二的心态来看待这个问题,才能平静地对待孩子早恋问题。
第二,孩子早恋的原因,自我反省,改变自己。心理调查非常有意义,我们还可以发现:参与早恋的孩子大多具有一个特征——家庭并不温暖。早恋的男孩子一般和母亲的关系很糟糕。对女人的热情渴求,容易喜欢上主动关心自己的女孩子,实际上是想得到一种补偿。家庭感情良好的女孩子,即使喜欢上异性,也不会过早地亲密接触,因为有父亲在照顾她。因此,如果孩子出现早恋现象,家长首先要反省自己,发现问题后,要努力改变自己。
第三,特别是那些在孩子面前过于强悍的家长,一定要记住一句话——不要打击孩子。女生、男生父母面对早恋的不同心理。孩子管教学校分析了大量早恋案例,得出这样的结论:女生喜欢男孩一旦被发现,往往在家中全身心投入,主要是担心女孩不会保护自己,身体受到伤害。很多人都会认为,男孩子恋爱好一些,有些家长会觉得男孩子早恋没什么,不会吃亏,只要学习不受影响,就睁只眼闭只眼。然而,如果遇到不爱学习的人,学习的一方受到的干扰更大。因此,在处理孩子早恋的问题上,父母还是需要更多的沟通。
遇到早恋的孩子,孩子管教学校建议父母这样对待:
1.与孩子交流思想,引导孩子走上正确的道路。
母亲可向孩子们讲述他们的青春期恋爱故事,让孩子知道早恋是正常的现象,同时与母亲建立起共鸣,引导孩子在学习上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2.保持一定距离,转移注意力。
家长可让家庭中最有权威性的人引导孩子跳出过分的情感依赖。或许只是孩子彼此正常的书信往来,相互督促进步,但要教孩子避免与对方单独相处,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转移注意力,淡化或浓缩恋爱关系。
3.让孩子用长远的眼光分析问题。
要懂得现在要把学习放在首位,做一个优秀的自己,给彼此更好的生活。并告诉孩子们长大后,将有更多的选择。
4.让孩子学会变通。
把早恋看作是一种“早恋”,让孩子体验恋爱的得失,与孩子多沟通,慢慢引导孩子将不良情绪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5.引导孩子感受情感。
每一个孩子都有情感需求,早恋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早练”,家长在早恋期间及时发现,做好正确引导,才能很大程度上帮助孩子理性地对待青涩的情感。有早恋现象的出现,应该是可以理解的。男孩子与女孩子之间的欣赏,也不等于有爱情。男孩子和女孩子之间的交流。对于学生的本质任务——学习,要有推动力才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