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普遍存在什么心理问题?青少年管教学校通过两个步骤疏导
1.依赖心理。
目前,独生子女学生日益增多,他们日益成为学校的主体。她们其中一些生长在“糖水”中,从小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娇宠,犹如温室里的一朵花,缺乏独立意识,任何事都要依靠父母。
2.自我中心。
因为父母的溺爱和宠爱,独生子女成了全家人的轴心,总以为自己比别人强,总想事事占先抢头,不能容许别人超过自己,认识不到“山外青山楼”“强中有手”。她们一旦遭遇挫折失败,受到委屈,往往意志脆弱,承受能力差,痛苦难以忍受,甚至走向绝路。
3.自私狭隘心理:表现为心胸狭窄,自私,常常为了一点儿小事而操心,视个人利益过分,常常受委屈,吃亏受挫,并有强烈的报复心理。
4.自卑感:自卑感是指学生因各种原因对自身素质、智力、能力等产生怀疑,并作过低评价而产生的心理感受。自我卑劣心理一旦形成并得到发展,就会越来越明显地对人的心理构成和人格心理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中学生还处在心理发展不稳定的年龄阶段,自我性意识更易造成情感情绪的剧烈波动和观念的剧烈变化,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5.抑郁心理:抑郁症是中学生中较为普遍的一种心理失调症,是中学生因无力应对外界压力而产生的一种消极情绪。中学生处于忧郁情绪状态,常生活在焦虑不安的心理环境中,他们内心孤独,不愿意向同学、老师和父母倾诉。
6.孤僻心理:主要表现为喜欢孤独、不愿与他人接触,沉默,内心产生压抑、苦闷。这通常会严重影响同学间,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正常沟通,造成彼此间的心理隔阂,影响人际关系,常常使学生处于孤单无助的状态。
7.焦虑症心理:焦虑症是一种以担忧、紧张或担忧为特征的、复杂持续的情绪状态。在预计某些危险或痛苦的情况下,人们常常会出现焦虑反应,这是一种正常的、普遍存在的、具有适应性的反应。但是,焦虑程度过重,就会变成恐惧,人的主观感受会变得紧张不安,容易产生不快预感。
8.恐惧心理:指对某一特定的事物或情况有一种强烈的、不合理的恐惧。事实上,这种令人恐惧的事物或情况,通常并不会带来危险或威胁。一种特殊的恐惧心理,在中学生中是最常见的一种恐惧心理。
9.易怒心理:所谓暴躁,是指容易冲动,易怒,易怒,喜怒无常,报复心强,事后冷静下来又后悔。实际上,有的中小学生经常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原本就是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在别人看来是不赞成的,而他却又生气了,怒不可遏。
10.逆反心理:有些学生对外部刺激往往产生背离正常的心理反应,与他人交往采取不合作的对抗态度,对教师、父母的教育感到厌烦甚至顶撞。
11.妒忌心理:它是害怕别人比自己优越的心理状态。
12.强迫猜疑的心理:表现为遇事多疑、怀疑过多。此类同学无法和同学正常交往、长期相处,导致情绪不稳定,意志消沉,缺乏自尊和自信等。
13.厌学心理:当前中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学习心理压力日益增大,面临升学、就业、出路狭窄等现象,深感前途渺茫,因此,造成精神萎靡,从而引起食欲减退、失眠、神经衰弱、记忆力减退、思维迟缓、怕考试等。
怎样疏导小学生的心理问题,青少年管教学校通过两个步骤疏导:
步骤一,有压力,放松,发泄的时候最好的解决方法,父母找孩子谈心,是最好的沟通方式,家里人没事就请孩子出去玩,放松放松,有利于缓解压力。总而言之,不要过分压迫孩子。这段时间里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如果这个孩子以前比较听话,就是说,你对他说的,他有可能听,那么你可以多找他谈心,和他交流,可以跟他讲一些现实的问题,比如,如果他不想读书,他会怎么赚钱;他以后有什么计划等等。
步骤二,建议班主任开一次研讨会,请大家畅所欲言,例如,有些人想要旅行,大家的目的地有什么不同,各有什么特点,这样从反面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问题少年特训学校:孩子明确拒绝上学,家长该怎么办?
对此,不知道有多少家长可以接受,问题少年特训学校觉得孩子的学习远不如孩子的心理健康重要。另外,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有很多公式化的教育在我们很多家庭中几乎不起作用。有时候,可以机械地按照别人说的去做,也许会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很多时候,往往是把问题的根源给遮掩起来,在未来,也许会出现更大的问题。
假如孩子已经拒绝上学,那父母应该怎么做?
一、我们要从调查孩子的生理和心理上是否存在任何问题:
1.确是身体上的疾病导致上学有困难。
2.孩子的IQ导致孩子的学习成绩无法达到家长和学校的要求,这是我们每一个家长都不愿承认和面对的,但是,我们也必须面对。但是,家长不要随意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智力测验,这样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3.孩子的心理已经出了问题。
二、有关孩子的心理问题最容易产生,但也正是最难发现的。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父母应该做更多的努力:
首先,我们父母应该学会观察孩子的情绪。别等孩子不愿意上学的时候才去解决问题。的确如此,我认为对于许多父母来说,这是一件难事,因为对于我国数千年的教育而言,许多情感是不允许的,因此,现在我们已经有很多父母自己的情绪都完全压抑下来了,当然很多孩子的情绪也已经被压抑了下来。因此,意识到孩子的情绪对很多父母来说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但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蛛丝马迹,你像孩子不肯吃东西,睡不好,什么也不想做,暴怒,攻击他人或攻击自己。反复地寻求确认逃学等,都是一些信号。若父母发现这些信号,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其次,如果父母们已经意识到这一点,甚至于孩子不再愿意上学,那下一步我们又该怎么办?这个时候,父母要学会听孩子说话,而不是评头论足。对很多父母来说,这样做也很困难,但我们会让自己发怒(这也不是最好的方法,最好是父母先解决自己的问题)去倾听孩子,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什么原因导致他们不肯上学。这个时候的难题就是我们父母多年来不愿意听孩子的话,所以很多孩子已经把心灵的窗户关上了,不想和父母聊天,因为他们不知道一旦谈到,下一步该怎么办。
还有一件事,我们很多家长可能没想到的是,孩子实际上是非常为父母考虑的,他们很不想让父母操心。我经常听到咨询室里的孩子们说:“这都是我的错,要是没有我,他们就该快乐了!”亲爱的父母,我不知道,当你听到这句话时,你有什么感受呢?很多时候,我们的孩子都很痛苦,但是他们不敢告诉父母,因为他们害怕父母为自己操心、伤心。很多孩子在初中、高中时期,抑郁强迫是非常严重的,但是却不敢让父母知道,如果不到万不得已,他们也不会拒绝上学。
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如果孩子已经拒绝上学,那么,我还是建议父母和心理咨询专家一起解决孩子不能上学的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心理咨询师比父母高明,只是父母身处其中,往往很难跳出自己的惯性来看待孩子或者解决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