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农村家长认为自身文化水平有限,身为父母的责任就是将孩子抚养长大,习惯将关注重点放在孩子的衣食住行上。至于教育方面,很多家长都普遍认为孩子的教育是学校的事情,与家庭教育无关,忽视自身的教育责任,全权交给他们最信任的学校和老师来管理。大部分家长对孩子提出的要求百依百顺,且经常用物质(手机、iPad)和金钱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逐渐养成用金钱衡量一切的习惯,走向拜金主义,长大后缺乏同理心和爱心,人生之船也就偏离了正确的方向,危险就会随之而来。
当孩子出现报复行为,家长要避免惩罚和反击,可以选择反射式倾听,处理孩子受伤的感觉:“你的行为告诉我,你一定觉得受到了伤害。能和我谈谈吗?”
孩子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感受着隆重的仪式感所建立起来的成长目标,都是比较符合孩子本身的能力现状的,也是孩子最真诚的一种实用性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