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了青春期,怎样教育才能行之有效?

发布人:正苗启德特训学校
发布时间:2022-03-15   浏览次数:
    当孩子处于青春期时,自己的主观意识逐渐增强,内心逐渐产生“叛逆”的念头。在生活和学习中的表现为,孩子有了“桀骜不驯”的表现,凡事就喜欢与家长反着干,让家长操碎了心。
    可是,家长对孩子干涉的越多,孩子像是铁定了心,对家长的关心并不放在心上,而是继续我行我素。
    实际上,越是处于青春期,与孩子的交流方式,越不能用强硬的命令口吻;这个时候,让孩子真正明白一些道理,让他们自己甘心去做一些事情,以此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和道德修养,反而更加重要。
    如果总是习惯了一贯的作风,用强硬的口气给孩子下达命令,只会让他们与父母之间的间隙越来越大,长此以往,孩子也将更加难以管束。
    当自己的孩子,对世界逐步有了自己的看法,不愿意凡事按照父母的安排来进行,情绪上面对容易暴躁,遇事就会变得敏感时,作为人父人母,我们又该怎样来处理呢?

    1、理解很重要

    其实,每个孩子在邂逅青春期的时候,都会产生焦躁、敏感的心理,他们自我意识的提升,忽然对世界有了太多的未知,也有了自己的小秘密。
    假如父母一直“咄咄逼人”,凡事都要孩子跟自己上报,凡事都要求孩子听从自己话,那么很容易与孩子的距离疏远。
    有心的家长,能够设身处地,从孩子的立场去考虑问题,同时,还要放低自己的姿态,多和孩子沟通生活上的事情、学习中的问题。

    2、改变交流方式

    或许,在孩子的青春期之前,他对父母的教导,都是选择相信和遵从;而到了叛逆的青春期,他们可能首先挑战的就是那种“上下”的交流方式。
    作为家长,就要学会改变自己的交流方式,用平等的身份,尝试着走进孩子的内心,这样才能获得他们的信任。当孩子能够把你看成他的“朋友”时,才会与你分享自己的情绪。